近况

近况
Photo by Jackson Hendry / Unsplash

时光

又到了乍暖还春的时节,服务器和域名也到了快到期需要续费的节点,今年大概该写点什么发出来了。

今年网站迁移进行得异常顺利:

  • 续费域名
  • 找到价格和质量都还可以的云厂商
  • 快速初始化服务器,保持 ghost 版本不变的情况下迁移
  • 迁移数据和数据库,测试服务
  • 更新 MySQL, ghost, Nginx 配置文件,改本地host测试服务
  • 切 DNS,确认后台功能和数据,检查各层服务日志
  • 一切正常之后迁移 acme 服务

可能是过去一年大量的运维代码更新迭代工作,加上前后四次在大规模跨云迁移中扮演不同角色的工作经历,一切都轻车熟路,去年换服务器的时间节点,升级了 ghost 版本,也做了不少便于迁移的设置。得益于此,服务的迁移只花了不到小半个小时,更多时间反而花在了找云服务器提供商和初始化服务器上。云服务器小厂的功能支持还是相对较差,居然没有设置 ssh key 的前端接口。

回想起18年还在学校时的搭建,经历真是磕磕绊绊。而到了2024,叠加去年的 AI 浪潮,现在软件工程和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易用性真的降低到了新的高度。

生活

其实博客一直有写,但部分过于贴近个人生活的内容不适合放出来,毕竟咱也大概算是实名上网了。而偏技术的部分,去年相对较忙,没花太多精力整理成可供他人参考的文章,暂且作罢。

去年看到技术进步之后,决定做出些改变。一半忙着工作,一半忙着面试。剩下的时间忙里偷闲,在疫情结束后开始到处走走,见了多年未联系的老同学,去了一些城市感受生活。经历了一番周折,生活似乎回到了正轨。

回到梦开始的地方,进入运维这个职业纯属意外,在计算机鄙视链中运维往往是最底层。自己在本科计院的经历满是痛苦:偏理论的填鸭式教育、脱离时代发展的应试考试、往年试题转真题的奇妙操作,再加上有点自暴自弃 + 自身视野带来的迷惘,学业一般 + 技术一般 + 无实习经验,平淡无奇的我最终只能依靠爱好(游戏服务器和 linux 应用),误打误撞找到了前公司的运维工作。

在前公司的经历,回想起来是非常值得庆幸的:

  • 经历了从传统运维的自动化、体系化运维建设。
  • 环境权限控制相对没那么严,能够以旁观者和参与者视角观察生产环境的服务配置和运行架构。
  • 在部门领导的价值观带领下,除了运维岗位要求的007应急,收获了10/6/5的完美工作生活平衡。办公软件(飞书)与生活隔离。有更多的时间学习技术、思考人生和享受生活。
  • 不受客观网络限制,提供海外服务+互联网行业相对开放的办公环境,访问海外优质的代码资源和业界主流成熟的技术框架。
  • 上市公司相对完善的人事体系,一个中小型组织是如何运转的。
  • 在高层目标导向下,相对自由的团队任务设定与分配

在这样的环境下,我花了很长的时间,最终与过去的自己和解。积累了一定的技术(开发、运维)、管理(沟通,目标设定执行)、视野经验。真正地从工业界的使用上,体验计算机硬件、操作系统、计算机网络、高级编程语言、数据库、分布式架构、云计算、软件工程、网络安全和合规、应用层服务、监控报警与可观测性、可靠性工程是如何结合起来组成一家公司所提供的内外部服务。这是在若干年前在学校,计院工科教育中缺失的部分。而计院纯理论的部分,如果不结合生动形象的样例,当年的我大概也无法理解。

在几年的工作经历中,也学会了如何学习一门新技术,找到了相对更适合自己的方法论。如何将服务和问题落到底层原理,再由深入浅解决眼前的困难。这两点是在上份工作经历最大的收获吧。

我还记得离职前,Last day,交接的新同事问我,“如果只是作为DBA,接下数据库,那么哪些是需要重点关注的?”。小厂需要的技术广度和不知不觉间的成长,是我对这段时光最大的总结了。

选择

尽管上家公司从很多角度都还不错,但我还是在去年选择了离职。

原因有很多,例如我利用公司的平台学到了足够多的技能,例如运维团队内部协作和运维处理周期越来越低效、离团队职业生涯的共同成长越来越远,例如 AI 带来的风险和机遇,例如不想再因为目睹因熟人裁员/离职而不自觉陷入的恐慌和内耗。

总而言之,2023年初,我觉得看到了未来的走向,我觉得我应该去看看更宽阔的世界。新的技术浪潮已经来临,它与区块链、元宇宙、虚拟现实之类的泡沫不同。就像 2015 年的盛夏,提交志愿时,按我个人想法,在每个目标院校的专业里选择了计算机类一样。

尽管留在前公司还有一些事情可以做,但我不想因为责任心,陷入没有成就感的枯燥、繁琐且乏味的运维日常工作中。在接到一份看起来尚可的 offer,完成最后一个耗时数月的重点项目后,我拒绝了 HR 的加薪挽留,开始了离职流程。时间过得很快,交接,招人,与同事告别,清理权限,离开了工作四年多的公司。

由于HR要求的交接时长问题,和阿里云 2023-11-12 的大事故。原本离职入职无缝衔接的计划被干扰,经历了一番周折,入职时间被一再推迟,我在12月来到了阿里。

在前公司用过多家云厂商,从技术角度来说,阿里云的文档质量、易用性和 AWS、Azure 基本在一个水平。但从外部看和从内部看还是多少有点区别。对于非核心组件,初见也会有一种,"哦,原来不过如此的感觉"。

新工作有一些对客工作内容,从一些日常的对客工作来看,非互联网行业的信息化建设还是处在一个相对传统初级的水平(这两年互联网行业裁员/HC减少 + 信息化政策导向导致央国企大量计算机人员需求,各公司核心项目的总体水平已经提高了不少)。与小公司不同,大公司发展带来的的沟通成本问题、定责扯皮问题等等,或多或少变成了工作沟通的一部分。这一发现让我稍显心安,原来世界上不止有硅谷创业公司的专注用户体验,提高产品易用性,使用最新的主流技术、设计规范并且快速迭代的工业产品,也有叠积木叠了多年只能缝缝补补的老系统。去年面试传统行业岗位时的隔阂,可能只是因为职业理解、视野差距太大,鸡同鸭讲导致。AI 也还不能解决屎山代码系统。

阿里的新手保护阶段确实和网传梗图一样,与字节不同,阿里有足够的耐心。也许是运气不好,过完年叠加财年交替,隐隐能看到长期加班的影子。

去年年尾入职时间被一再推迟,考虑到 offer 出问题的可能性,入职后的冬天天气也不好,一直没有搬家。在加班背景下带来了一个隐形的矛盾,当通勤时间较长,且工作时长较长时,如何抉择?

我不知道。新老工作地点最大的区别在于离上海的交通枢纽(虹桥)的距离,对于离开上海出游而言,便利程度差了很多。本科 + 疫情这些年基本没在外面转过,有点贪恋现在说走就走的生活。从年龄上考虑,能天南地北出远门看看的时间也没有那么多了。

与互联网频繁跳槽的大环境不同,自己毕业后在一家公司待了好几年,在职场生态上似乎还是单纯得像个刚从象牙塔出来的学生。跳槽就好像抹去过去的经历,从头开始。考虑到本科学历和自己的工作年限,还是决定拼一把,在等两年就进入硕士学历的优势区间了,时间不等人。因为成长经历,高中毕业后可接受的试错时间成本足够充裕,但到了现在,也已经挥霍得差不多了。

搬到离公司通勤更近的地方,花更多精力在工作相关的事情上,看看自己的上限在哪。

希望两年后的自己,不会为这个决定后悔吧。以个人的能力看未知的未来,就像在夜间看繁星夜景一样,美丽而又遥不可及。

漫漫长夜,路在脚下。